孟子的論辯,是要“正人心,息邪說,距诐行,放淫辭”,孟子希冀用論辯說服君王行仁政,以求救民于水火,法律則以論辯去懲惡揚善,二者在目...[全文]
發布時間:2021-05-17關鍵詞: 孟子論辯 法律論辯 借鑒意義
馬克思指出,從表面事實看,基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秩序當然是正義的:“流通中發展起來的交換價值過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全文]
發布時間:2021-05-17關鍵詞: 馬克思 唯物史觀 法治 實質主義
在科技觀方面,法蘭克福學派的第一代學者霍克海默、阿多諾、馬爾庫塞等均從自己的學術視角出發進行了不懈探索,針對科學、技術、生產力、意...[全文]
發布時間:2021-03-02關鍵詞: 科技觀 馬克思 法蘭克福學派 哈貝馬斯 現實意義
環境哲學是在環境保護運動中誕生的,并且在產生之初就具有明顯的實踐指向,其初心和最終目標是影響具體的環境法律、政策的制定和環境保護實...[全文]
發布時間:2021-03-02關鍵詞: 西方環境哲學 政策轉向 環境實用主義 生態世界觀 環境政策
私人財富不僅包括房產、銀行存款、現金、勞動收益等傳統形態,還包括股權、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各類金融產品等多種形態。私人財富與家庭財...[全文]
發布時間:2020-12-16關鍵詞: 私人財富管理 法律意涵 法律隱憂 法律路徑
“精準醫療”的內涵和外延,決定了其在現代醫事法學研究中的重要價值。無論對于醫事實體法還是程序法,精準醫療相關問題無疑都是具有代表性...[全文]
發布時間:2020-12-16關鍵詞: 精準醫療 醫事法 衛生法 法哲學
身份法學是指女權主義法學、種族批判法學、同性戀法學、亞太裔法學合稱。身份法學是在20世紀所出現的一種后現代主義思潮。身份法學批判行而...[全文]
發布時間:2020-09-24關鍵詞: 身份法學 流派思想 批判精
哈貝馬斯作為法蘭克福學派第二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旗手,他的思想體系既龐雜又深刻,面對不同學派思想家所提出的各種思想主張,哈貝馬斯延續...[全文]
發布時間:2020-09-24關鍵詞: 哈貝馬斯 法律有效性 哲學基礎
對于大多數現在的法學或法律工作者來說,法律只是一個知識、技術、科學或專業問題,而不是一個同時關乎人格與生命的實踐問題,也缺乏將其作...[全文]
發布時間:2020-06-28關鍵詞: 法律 實踐 選擇 知識 普遍性
環境法作為現當代人類與自然矛盾緩和的專門方案,肩負著第一性的歷史責任,全面貫徹落實該法對于推動建設創新型、智慧型的世界圖景具有著重...[全文]
發布時間:2020-06-28關鍵詞: 環境法學 哲學 環境倫理 主客關系 權利義務
刑法是各國法文化的產物。幾乎沒有任何其他部門法像刑法這樣,深受有關何為“正確的”法的社會觀念之影響。但當我們從刑法哲學的視角出發來...[全文]
發布時間:2020-04-03關鍵詞: 刑法哲學 刑罰正當性 法益保護 罪責原則 國際刑法
墨家以為法起自于商談,“言必立儀”,“法儀”產生于言語行為交往(“辯言言談”),“法儀”產生和形成于生活世界的言語游戲之中。法律的事...[全文]
發布時間:2020-04-03關鍵詞: 法哲學 事實性 規范性 墨家法律觀
馬克思法哲學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指導,就不是教條式套用文本,而是在把準馬克思法哲學精神的基礎上,針對我們的歷史語境和具體問題,確立...[全文]
發布時間:2019-12-30關鍵詞: 馬克思法哲學 歷史辯證法 法的階級性 自由
技術總是會展現出它的兩面性,離開技術我們的生活將會失去很多色彩甚至變得無比艱難,但是奉行技術至上和技術萬能的信條有時又會給我們帶來...[全文]
發布時間:2019-12-30關鍵詞: 基因編輯 生命倫理 優生學 人之性質 開放性未來
霍布斯作為西方法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成長于一個充滿眾多矛盾的時期。17世紀中葉,爆發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一位既是哲學家又是政治...[全文]
發布時間:2019-09-02關鍵詞: 霍布斯 自然法 自然狀態 自然權利
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正式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戰略決策部署后, 如何更好更快地“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就成為當前法學研究和法治...[全文]
發布時間:2019-09-02關鍵詞: 法治 資源 融通 發展趨向
“優士丁尼《法學階梯》中的希臘哲學”是個具有諷刺意味的標題, 因為優士丁尼是雅典的柏拉圖學園的關閉者 (發生在529年) , 由此終結了希臘哲...[全文]
發布時間:2019-06-17關鍵詞: 法學階梯 希臘哲學 斯多亞學派 正義 自然法
什么是“權利”?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 人們的認識至今尚不統一, 已知的學說有十多種, 如資格說、主張說、自由說、利益說、法力說、規范說等...[全文]
發布時間:2019-06-17關鍵詞: 權利 自由 權力 合法性 正當性 法哲學
在一定程度上認可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 亦意味著我們至少對這種關系人類未來的可能進路保持著一種靈活的開放性, 而不是在根本無法預測人工智...[全文]
發布時間:2019-02-19關鍵詞: 人工智能 法律人格 近人性
法的協調發展要求重視在立法上它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協調發展。這方面一個成功的典型例子, 是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莊嚴...[全文]
發布時間:2019-02-19關鍵詞: 唯物論 辯證法 法 法律制度 法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