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論文第五篇:非洲豬瘟的傳播途徑、注意事項及防護措施探討
摘要: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接觸性、急性、烈性、高致死性傳染病?偨Y俄羅斯、澳大利亞、意大利等國家的防控經驗,動物防疫條件達標、生物安全防護措施到位,飼養管理人員防疫意識提高是防控非洲豬瘟的重要手段。本文對非洲豬瘟的傳播途徑及注意事項進行分析,提出針對性的防控和生物安全防護措施,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非洲豬瘟;防控;關鍵措施;
1 傳播途徑
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動物是當前應對并開展非洲豬瘟防控的關鍵措施。只有采取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阻斷病毒的發生與流行。然而,在實際生產環節,部分規模養殖場、家庭農場業主依然采用慣性思維的方式來應對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所以就導致了部分養殖場發病和經濟損失。在日常生產過程中,必須在控制傳染源和切斷傳播途徑上采取強有力的方法和措施加以防控。所以,明確非洲豬瘟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顯得至關重要。
1.1 人員傳播
通過飼養員、飼料銷售員、生豬販運員、肉品銷售員、種公豬養殖員、獸醫診療員,在平時外出趕集、相互串門或走村串戶后,人員攜帶非洲豬瘟病毒傳入養豬場。
1.2 物品傳播
通過生豬(包括種公豬)運輸車輛、飼料運輸車輛、自家車輛進出養殖場后,車輛攜帶非洲豬瘟病毒傳入養豬場。
1.3 動物傳播
通過老鼠、貓、狗等小動物攜帶病毒進出養殖圈舍感染該病。夏季蚊蟲叮咬、蒼蠅、軟蜱等昆蟲交叉感染傳播非洲豬瘟病毒。
1.4 器械傳播
獸醫技術員或動物診療員在治療病豬時,注射器、針頭等器械沒有消毒或消毒不徹底;沒有按照一頭豬更換一支消毒好的針頭操作,造成交叉感染非洲豬瘟病毒。
1.5 污染源傳播
發現可疑豬病沒有立即進行隔離和進行徹底地清圈消毒,造成相互感染該病。通過接觸清洗豬肉的水、生切豬肉的案板;或接觸沒有經過高溫煮熟的豬肉、潲水等物品后傳播了非洲豬瘟病毒。
2 注意事項
1)嚴禁飼養員沒有經過徹底清洗和消毒就隨意進出養豬圈舍。嚴禁飼料銷售員、生豬販運員、肉品銷售員、種公豬養殖員、獸醫診療員、鄰居等走村串戶后,進出養殖區域和圈舍。
2)嚴禁無關人員、生豬(包括種公豬)運輸車、飼料運輸車輛進入養殖區域和圈舍。飼料及其包裝,飼料運輸車輛裝前卸后必須嚴格清洗,待晾干后再進行徹底地消毒處理。
3)嚴禁自家車輛或相關設施設備外借使用后,不經過徹底地清洗、消毒就進入養殖場地和圈舍。
4)嚴禁獸醫診療人員走村串戶上門治療豬病。防閹人員上門服務前后必須嚴格消毒才能開展防閹工作。
5)嚴禁運輸種公(母)豬走村串戶進行自然交配。
6)發現豬病時,必須立即進行隔離、清圈消毒。治療豬病時,必須堅持一頭豬更換一支消毒徹底的針頭。
7)發現豬患可疑疫病或死亡的,必須立即報告當地獸醫主管部門。
3 防控的關鍵措施
3.1 消毒產品
依據動物疫病發生與流行的特點,及時的開展科學的動物流行病學調查,并進行實驗室確診是關鍵。根據動物發病的特點及流行趨勢、毒力的強弱來選擇最有效的消毒產品十分重要。例如二氯、三氯消毒制劑就是應對非洲豬瘟防控的有效消毒藥品。針對于不同的環境和部位,科學、合理的選用消毒藥品,對殺滅和切斷病毒至關重要。
3.2 消毒的前期工作
(1)必須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做好各項防護工作。要根據養殖環境條件,配備人員防護用品,如護目鏡、消毒用頭套、專業服裝及橡膠筒靴等專業用品。并配備專業的電動彌霧消毒機、消毒用火焰槍或消毒燈,消毒用高壓噴霧槍等物品;(2)消毒前必須要先清除養殖環境內外的糞便、飼料、墊草等雜物,需要采取清洗的養殖環境和設施設備,待其晾干后再選擇合適的消毒產品,按照消毒藥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配制、消毒;(3)消毒藥品需要交替更換使用,目的是避免長期使用一種消毒藥品而產生耐藥性。
3.3 消毒過程中的具體要求
在做好充分的前期消毒準備工作后,要因地制宜的采取消毒措施:(1)養殖環境一般采取噴霧消毒、火焰消毒或熏蒸消毒的方式進行;(2)對于木制用品、墊料和糞便等,應采取噴霧、堆肥發酵或者焚燒等消毒方法進行。要避免引起火災情況發生;(3)對辦公、宿舍、管理用房及人員活動等場地要采取嚴格的消毒措施,并定期開展消毒;(4)對于飼養人員必須采取嚴格的入場沐浴、消毒,并隔離至少7d以上方可入場,飼養人員應采取與生豬養殖周期同步進行的全進全出方式進行管理,避免人員出入造成病毒發生和流行;(5)要定期開展清圈、消毒工作。發現可疑疫病時,必須堅持每天消毒3次,連續7d,之后消毒1次/d,持續消毒15d以上。
4 養殖場的生物安全防護措施要到位
在日常生產過程中,傳染源的控制既需要政府部門的強力領導和協調,又需要大家的主動配合。所以,業主必須主動通過強化生物安全防護措施切斷傳染源,防控和阻止非洲豬瘟病毒進入自己的豬場。因我國不同地區經濟發達程度和養殖水平的差距,在業主思想意識強、高度重視生物安全防護的規模養殖場和家庭農場,就沒有遭受動物疫病和經濟損失。由此可以說明,只要大家足夠重視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是可以保護易感動物的。所以,做好進出人員、設施設備等物品的管理和消毒工作,就顯得特別的重要。
綜上所述,要做好生豬養殖場的生物安全防護措施:(1)修建洗消棚、安裝總料塔、修建場外轉豬臺,做到車輛不入場;(2)做到人員入場徹底洗澡,換上場內使用的衣服才能入場。不能攜帶任何物品入場,必備的手機和眼鏡要徹底消毒方可入場使用;(3)做到獸藥等養殖投入品和飼養人員的生活用品徹底的消毒后方可入場;(4)養殖員工只能食用本場生豬的豬肉,禁止到農貿市場購買生活用品;(5)要定期開展驅殺軟蜱等寄生蟲;(6)要安裝防鼠、防鳥、防蚊蠅的設施設備,避免帶入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