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文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環節,對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的重點工作之一,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課外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立足于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本文簡單分析了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通過有效分析,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 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重要性;
隨著新課程標準不斷改革,小學語文教學體制也進行了相應整改,新課程改革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整體增強,在實現高效課堂的同時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養成[1]。但是,就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而言,顯然是達不到教育部提出的要求的,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教學,通過積極開展課外閱讀,理清課外閱讀對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意義,從而有計劃地開展教學,在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
(一)學生寫作積極性不高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其寫作技巧和寫作素材均相對較少,經常在寫作課堂上表現為積極性不高。很多學生認為,寫作只是為了應付老師和一次次考試,他們很多沒有從內心接受和喜歡寫作這一環節。也有很多學生認為,語文教師在寫作課堂上講解的內容過于枯燥,教師的教學方式不適合該年齡段的學生學習,傳統的教學只會讓學生更加厭煩寫作,教師枯燥無味的講解只會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經常走神或者出小差,或者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情,小學生生性好動,若不采取措施來吸引其注意力,在某種程度上很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學生缺乏積累,寫作內容過于空洞
小學生年紀偏小,生活經歷和經驗也不多,這就會導致他們在寫作時沒素材可寫,或者寫下一些記流水賬的小作文來敷衍了事,學生寫作素材積累量不夠,導致寫作內容過于空洞。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教師布置再多的寫作練習,也難以在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實際小學作文教學時,教師必須采取相關措施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小學寫作教學是整個小學階段至關重要的的一個環節,多多進行寫作練習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只有當學生寫作素材達到一定量、寫作技巧上升一個高度時,其寫作水平才能從根本上提升。
(三)教師不重視作文教學
在小學實際教學過程中,認真、負責的教師大有人在,但不乏有一些“劃水”“摸魚”的教師混在其中,這些教師可能認為,小學語文教學全都是教授一些基本的東西,沒必要過多浪費時間和精力。其實不然,教師不重視最為基本的教學,自然也會忽視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沒有得到提升,一定程度上還會對其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帶來一些消極影響。其次,部分教師可能在專業上存在不足之處,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課堂教學效率直接掛鉤,專業能力不過關,會直接導致課堂效率不高,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這對提高學生語文寫作以及其他綜合能力都有負面影響。
二、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課外閱讀能夠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逃避寫作,一部分學生可能是因為寫作文需要長篇大論,屬實無聊,也有學生是根本不會寫,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來采取有效措施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課外閱讀就是一個很好的策略。課外閱讀是在基礎的課堂教學上,通過讓學生閱讀一些課外讀物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的閱讀興趣得以提升,教師才能逐步制定教學計劃。當然,學生所閱讀的書籍選取也需要考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興趣特點給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讀物,也可根據教材文章來推薦一些題材類似或者敘述方式類似的文章,讓學生通過對不同書籍進行閱讀,極大程度上開闊了其文化視野,這對學生未來學習生活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還能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從而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盤古開天的》《普羅米修斯》等有關神話的文章時,教師通過對文章段落進行講解,讓學生理解每一個段落的大意,通過通篇分析文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每篇神話故事所蘊含的道理,好讓學生在以后的寫作中能夠引用例子,來為自己的創作增添色彩。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其他的神話故事,如《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等,用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更好地促進作文教學課堂效率的提升。
(二)課外閱讀能夠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僅僅依靠學習小學課本上的文章很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小學階段的學生本身生活閱歷少,缺乏生活經驗,其所能寫作的素材也十分有限,所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通過閱讀不同體裁、不同題材的文章進行寫作素材積累,從而幫助學生在寫作時寫出的文章不至于內容空洞無意義。創作素材于每位創作者如同靈感于每位畫家,有時則一氣呵成,無時則“肝腦涂地”。不論對于哪一個階段的學生來說,閱讀都是一件十分陶冶情操和心性的事情,適當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寫作欲望。
例如,在學習《觀潮》這篇文章時,教師開篇可以引導學生學習這篇文章,待學生對其有大致了解后,及時抓住重點,感受作者筆下大潮來臨之時和過去之后的澎湃之美,抓住潮起潮落之時的景物描寫以及其特點,從而分析作者所抒發的情感。學習完文章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描寫自然景觀的文章,讓學生通過每位筆者對不同景物的描寫,學習其寫作手法,然后給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文練習,比如模仿退潮時或者自己閱讀的某一景觀,仿寫一段下雨的場景或者其他場景,讓學生做到活學活用,從而達到課外閱讀的目的。
(三)課外閱讀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書籍是人類進步階梯,許多偉人都將書看成是現代化時代進步的有效保障,閱讀書籍能夠給學生以及人類帶來無盡的財富[2],但就目前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狀而言,部分教師和家長沒有注重對孩子實行課外閱讀,導致很多學生在小學階段沒有打好語文基礎,這也會給學生未來的發展帶來一定影響。課外閱讀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小學課本上的文章只能幫助學生應對學校的考試,但對學生而言,他們需要應對的不僅僅是校級考試,他們未來會面臨更大的學習、生活以及工作壓力,即使這些對小學生來說非常遙遠,但卻是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閱讀大量書籍,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好詞好句,還能讓學生通過某一句話或者某一段落對整篇文章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進而感受到每一位筆者對其文章所傾注的情感,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促進其寫作水平能力的提高。
以學習《“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文章為例,這篇文章從兩個角度敘述了父親與母親“愛”的方式不同,作者在母親“精彩極了”的鼓勵下奮勇前行,在父親“糟糕透了”的警告下孜孜不倦,文中飽含人物的動作、語言以及心理描寫,作者通過細膩的敘述方式,將父母對自己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引導學生思考這篇文章更深層次的含義,還可以挑選一些對人物刻畫細致的文章,通過加深學生對動作、語言以及心理描寫等學習,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通過比較不同作者筆下的對人物的描寫手法,從而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進而促進自身思維能力的提升。
三、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想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課外閱讀不失為一個好的措施。首先,教師必須要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結合教學實際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糾正部分家長錯誤的教育觀念,科學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4],通過選取適宜的課外讀物,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教師還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只有始終將學生放在第一位,只有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重視,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范菊香.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語文課內外|語文教研,2018(29).
[2] 陳長富.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性[J].教學研究,2016(12).
[3] 唐麗新.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性[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教育科學,2016(09).
[4]趙曉書.淺談課外閱讀在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教育現代化,2017(04).